云南昆明墙体广告 政府部门花财政钱办事的效益如何,今后也是评价其行政效能的一项指标。 日前,记者从昆明市财政局得悉,今年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初次将预算绩效管理归入全市目的管理体系。 市财政局相关担任人引见,考核的内容包括预算绩效管理根底工作、绩效目的、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运用5个方面,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国度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都在考核范围内。考核结果计入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年度目的管理考核总成果,同时将作为下一年度市本级部门专项资金布置和对各县(市)区专项转移支付布置的参考要素。
经过4年来的制度建立和工作展开,“花钱要问效”的理念和工作方式已在昆明各政府职能部门中树立起来。财政绩效管理已完成了从预算编制到项目运转跟踪、评价的全掩盖。简单来说就是,昆明征税人的钱交由政府管理,从方案如何花、要办成什么事,到花钱办事的过程中是不是没有到达预期目的,事情办完了,花了这么多钱能否合理,整个财政资金运用的流程都要问绩效。 经统计,在2015年、2016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编制中,绩效目的审核达不到规则、请求新增项目,累计核减了项目预算资金布置51.16亿元。
2015年,昆明重点评价的资金范围到达了161.3亿元,是2011年12.5亿元的12.9倍。其中,评价结果为“中”的项目,被扣减同类项目预算布置资金额度10%。5年累计扣减资金预算为1.11亿元,其中2015年扣减2900万元,2016年扣减8200万元。 “目前,重点评价的范围已从项目评价拓展到政府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和政策绩效评价。”市财政局上述担任人透露,今年市财政局引入了第三方机构,曾经开端对市旅发委等30个市级部门2015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和“旅游开展专项资金”等55个严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展开重点评价,估计在10月30日前完成。另外,市本级财政布置的“宜居农房建立”等164项重点及民生保证项目、85.94亿元专项资金运用及绩效完成状况归入了财政重点跟踪监控范围。(昆明日报 记者吴洁 通讯员秦庆华) 随评
建立法治政府从花好每分钱开端
财政资金既事关开展大局,又事关百姓福祉。如何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好征税人的每一分钱,是一门大学问。这门学问除了需求具备专业学问、依法依规行使职能、增强制度建立外,还需求管理手腕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今年,昆明初次将“花钱问效”归入全市目的管理体系,这就是一种激烈的管理认识的表现。目的是给公共资金戴上“平安帽”,进步资金运用效益,提升政府花钱办事的才能和程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暖和。 实践上,经过几年的制度建立和理论探究,“花钱问效”的理念和工作方式已在昆明各政府职能部门中树立起来了。财政部门从预算编制到对每一笔资金的流程都停止了全程跟踪、评价,力图使财政资金运转到哪里,绩效监控就跟踪到哪里。但如何进一步进步花钱办事的效益,还必需在制度和管理上创新“加码”。因而今年开端实行的新措施突出表现一个“硬”字。置信,“刚性”的考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政府部门假如乱花钱将得到“差评”,“差评”就意味着不良绩效,不良绩效就影响到“花钱方案”。因而财政支出的每一笔钱,都要愈加谨慎,追求效益。 让人民晓得花了几钱、办了什么事,关乎社会公众和每一个征税人的根本权益。政府受人民之托、代人民理财。因而,用好征税人的每一分钱,是建立法治政府、义务政府、效劳型政府的必然请求。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某种水平上就是往财政池子里“添钱”。本着对人民高度担任的态度,用好征税人的每一分钱,百姓才会愈加信任政府、支持政府,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效劳。这样,大众的幸福感才会进一步攀升。 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新事物,把“如何花钱”作为评价行政效能的一项指标,是“顶层设计”,需求深化变革。而变革的指向就是希望政府在花钱时,充沛发挥好财政资金运用的最大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安康谐和开展。要多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少一些铺张糜费,不能“把打酱油的钱花在买醋上”。用“制度笼子”来管住政府的“钱袋子”,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稳增长、促调和的大事上,多上马一些民生项目,少一些“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是大众的一种愿望,也契合财政资金的公共价值取向,更是对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