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抢救性移植 让近万棵大树获新生

抢救性移植 让近万棵大树获新生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6月08日 04:06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西门头店招

       江西墙体广告6月6日,吉水县金滩镇燕坊大树抢救性移植收储基地,上千棵古树、大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据悉,5年来,为抢救保护好在重点工程和水淹区内的大树,吉安市引进10余家抢救移植企业,建成4个大树收储基地,让9000多棵古树、大树在异乡新家获得新生。

      据统计,吉安市有百年以上的各类古树230万棵。近年来,随着多个重点工程先后开工,特别是石虎塘航电枢纽和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该市泰和、青原、吉水、峡江等县(区)一些沿赣江的村落将成为水淹区。

      在这些水淹区内,古树成群,如胸径50至100厘米香樟等国家重点保护树木,数量非常多。经过调研论证,水利和林业部门决定尽快进行抢救性移植。但移到何处、怎么移,却是一个难题。

    “如果把大树的移植比作一台手术,那么收储中心就像血液中心,大树在这里吸取养分,重新生长。”据吉安市林业部门相关人士介绍, 2011年,该市出台了重点工程建设区大树收储办法,通过引进和吸收有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参与抢救性保护工作。近年来,已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抢 救性移植企业10余家,并在吉州区、吉水县、峡江县等地建成4个大树收储基地。

    在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公园,已有从峡江水利枢纽和石虎塘水利工程水淹区抢救性迁入的近千棵古树大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棵 “古樟王”。“古樟王”原生长于吉水县水田乡西流村,属于峡江水利枢纽的淹没区,移植颇费了一番心机。因为树的体积过大——胸径达3.18米、重112 吨、移栽前树冠展开面积1500平方米,不得不利用水路运输。目前,“古樟王”长势良好,经世界纪录协会认定,是世界上保护性移植成活的最大的古樟。

    吉安市野保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有的树种移植受季节限制,不适宜直接栽种到绿化场所,需要到收储基地培植两三年。以前,胸径20厘米以上的大树,一般都不会移植,现在摸索出了一套移植经验,树木成活率有了保障。

    有统计数据显示,吉安市从安福县东谷水库、泰和石虎塘航电枢纽、峡江水利枢纽、吉莲高速、抚吉高速、安福赤谷矿区等重点工程区内抢救性移植 古树大树近万棵,其中仅在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区就移植了4333棵。除了用于森林城市绿化建设3000多棵外,其余均在大树收储基地寄养。

相关资讯

粤ICP备20040522号-1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