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墙体广告 夏日一到,小龙虾变成不少门客热衷的美食。不过,如果哪家的小龙虾让你吃了又想吃,也许不仅仅是由于味道拔尖,也也许是小龙虾中加了格外的“调味料”——罂粟壳。
昨日举办的宁波市食物安全专项整治举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宁波展开专项整治以来,现已发现了8起在食物中不合法增加罂粟成分的案件,其间有3起发生在小龙虾身上。
3家小龙虾店增加罂粟壳
牛肉汤、烤禽等也易“涉毒”
本年上半年,宁波相继展开了多项食物安全专项整治举动,其间包括以河豚鱼、织纹螺等有毒有害食物为整治要点的“清螺禁渔”,以疑问肉品和水商品为要点的“百日会战”,和以食物中不合法增加罂粟成分为整治要点的“餐桌扫毒”等。
据宁波市食安办、宁波市商场监管局通报,到6月10日,三项举动中,共查办违法行为802起,行政立案537件,移送公安21起,刑事立案15起,公安部门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司法机关判刑1名。
在“餐桌扫毒”举动中,商场监管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现场进行罂粟壳疾速查看1890批次,其间查看出阳性并经实验室法定查看后断定呈阳性的8批次,检出率0.4%。检出含罂粟成份的所涉店家(或业主)均已被依法查办,并移送公安部门追查刑事责任。
这8家被检出不合法增加罂粟壳的餐饮单位中,有三家卖小龙虾。分别是镇海区招宝山彪记湘菜馆的龙虾汤料、江北区翠柏路428号门口无证餐饮业主杨某运营的龙虾摊龙虾底料和鄞州区中河大街兴宋路39号无证业主苏某运营的地下加工窝点。
“小龙虾、牛肉汤、卤味、烧禽等,都是容易呈现不合法增加罂粟壳的食物,市民采购时要格外当心。”宁波市商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元刚介绍说,一些商家为了改进口味,会在调味猜中加入罂粟壳。他建议花费者采购这些食物时,要挑选信誉度较高的店家,如果发现食物回味格外好,吃完不断想再吃的,就要格外当心,也能够向商场监管部门告发。
陈元刚表明,跟着夏日到来,小龙虾花费迎来旺季,商场监管部门会要点重视小龙虾的安全。
过期近一年的冷冻肉还在出售
买肉时,你得多留个心
上半年,宁波展开的以疑问肉品和水商品为要点的“百日会战”中,冷冻肉品和水商品,也变成查看要点。冷冻食物过期、进口商品无中文标识等疑问不少。
本年3月,商场监管部门在对路林商场进行专项突击查看时,发现了一大批疑问冷冻肉制品与水商品。
在一家大型冷冻水产批发部内,一包名称为“手撕TT排”的冷冻排骨,生产日期标示是2013年7月26日,保质期12个月,2014年7月26日现已到期,过期现已近一年,却仍被放在冰柜内出售。
一款产自威海的海蜇,生产日期是2013年8月1日,保质期18个月,现已过期1个多月。一款澳洲产的牛肉,生产日期是2013年3月10日,也已过期。这次查看中,执法人员共发现11箱过期食物,此外,还有无中文标识冷冻水商品及肉制品40箱。
相比之下,进口冷冻商品没有中文标识的私运肉表象更为严重。
专项整治举动时期,全市抄获未经检验检疫进口肉品的大案要案5起,罚没款达81.99万元。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市口岸打私办、市商场监管局、宁波海关展开突击联合举动,抄获来自印度、巴西、美国等疫区国家的速冻牛肉、牛排、牛肚等共20多吨,涉案货值30余万元。
商场监管部门介绍说,安全清洁是“私运肉”的头号危险,在运送私运肉类时,无论是在产地国,还是中转地区或是目的地,由于要逃避检疫,其清洁安全和食物质量方面都存在很大危险。除了也许带着的感染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结核病、寄生虫等,有的私运肉乃至来自疫区,极有也许带着疯牛病、口蹄疫以及其他感染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