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厦门中山路:新业态激活老商圈

厦门中山路:新业态激活老商圈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8月23日 04:08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福建厦门门头店招

福建厦门墙体广告  始建于1925年的中山路,是被认为有着“最厦门”滋味的商业老街之一。近百年来,它的昌盛与开展不仅承载着厦门商业活动、人文头绪的回忆,更是厦门商业开展走向的风向标,很多商界名流从这儿开展走向国内外。
  此前,与别的很多当地相同,在电商冲击尤其是高房钱压力下,中山路的实体店一度掀起“关店潮”。但现在,这条老街商业逐步开端复苏,不断增加的比如奶茶店、小吃店、特征伴手礼等“小新鲜”纷繁扎堆来这儿开店并站稳了脚跟,带动不少休闲工业、文创工业在此快速开展。
  商业推广转型乃至新业态的催生,投合了来厦游客尤其是自助旅客剧增所发生的个性化需求,也为这条老街商圈开展探究了一条新路。但要让创造中山路商圈“聚宝盆”的理念得以完成,还得在怎样盘活资本、增加“文明味”、提高人气等方面做文章。
  “小新鲜”扎堆挺进老街
  每一次有外地兄弟来厦门,市民刘默总要为此大费一番脑筋。现在,在兄弟的推荐下,他通常都会带兄弟到中山路的“欣品味沙茶捞”。“一边品味各种厦门风味小吃,一边赏识着漳州木偶戏,兄弟都觉得蛮风趣的。”刘默说,这家店从一楼到三楼,每次去都满人,有时要排队才有坐位。
  “欣品味沙茶捞”开在中华老字号“黄则和”斜对面,两家都运营厦门小吃。中山路上的别的商户通知记者,旅行旺季时,这家店门口的队排得比老字号的队还长。这么的现象让中山路的别的小吃店撤离户有些不解。
  “现在,要在高店租的中山路立足,不变是不行的。 ”这是一家以沙茶为特征的小吃店女老板小邱的感悟。为了跟同行错开竞赛,她的店里除了传统的厦门风味小吃外,还增加了烤海鲜、烤榴梿等20多种特有特征小吃,还推出冰镇花生汤等部分改进小吃,不一样的风味遭到不一样受众的期待。
  记者调查发现,本地传统老行当连续被逼撤离的一起,比如奶茶店、伴手礼等新生的“小新鲜”店面,纷繁在中山路落脚。除了黄则和花生汤、好幽香、原巷口鱼丸、月华沙茶面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厦门小吃外,类似“欣品味沙茶捞”等不断增加的立异式小吃店也扎堆中山路。
  不仅如此,“古厝甜头”“第七铺”“赵小姐的店”等这些曾经在鼓浪屿现已深受游客期待的“网红”,也都纷繁“漂洋过海”扩大至中山路,并且店面多是本来运营知名品牌运动服装的;汇怡、八方等闽台特征伴手店,乃至一口气在中山路开出好几家伴手礼店。
  放眼望去,本来服装业占比近七成的中山路,业态现已悄然转变为“小吃伴手礼一条街”。
  要有不行仿制的“文明味”
  作为厦门最早的富贵商业街, 代表着“最厦门”的中山路浓缩了厦门的百年历史,其稠密的历史文明沉淀是别的商圈无法替代的。
  虽然现在已在中山路小有名气并开端有所盈余了,但“欣品味沙茶捞”的主管马先生坦陈,一开端也是亏本不少。本年5月,原担任厦门一家老字号餐饮品牌运营的马先生和几个兄弟一起,合伙开了“欣品味沙茶捞”。
  一开端,马先生主要是思考怎样在食物上立异改进,收效甚微。“经典的食物永久不行逾越,在黄则和对面卖相同的小吃,再怎样在食物上立异改进,都很难招引花费者。”马先生说,由于定位不行精确,开业的前两个月,在高额房钱下一向处于亏本状况。他认为,来店花费的主要是外地游客,他们都有“快餐文明”的一起特点,能在单店逗留的时刻不会太长,因此需要一些内容来让游客停住脚步。
  6月底,“欣品味沙茶捞”开端从头定位。马先生把漳州木偶戏引入店里,“‘厨房’特别设在一楼,用甘旨招引游客;木偶扮演设在三楼,让游客吃得风趣些,即便不花费游客也可以来店里欣赏木偶扮演”。并且,木偶扮演艺术家还会走到游客中,教我们怎样控制木偶,在店里卖小吃的一起还卖木偶伴手礼。
  “这一招还真灵,7月份作用就出来了,不仅保本还略有盈余。”马先生欢喜地通知记者, 由于更杰出“文明味”,店面从一楼直接开到三楼店,占地面积大概442平方米,一起可包容300多人。虽然本钱昂扬,但日均客流已达到800多人,运营三个月就开端有盈余了。马先生说,他正打算引入歌仔戏、高甲戏、南音、答嘴鼓等更多的闽南风俗、曲艺,期望能让游客边品味美食,边了解闽南文明。
  “最主要的还是要创出自个共同的推广模式和‘文明味’。”在中山路运营文创商品店的吕先生也附和马先生的观念。他认为,这些奶茶店、伴手礼等“小新鲜”店之所以勇于闯进中山路,在高房租的情况下站住脚,除了其本钱低、赢利可观外,还在于这些店都创出了一种新模式:店面十分时尚,重视文明,既卖小吃和伴手礼,也为游客供给歇脚喝茶、品味休闲冰饮的场合,“休闲区不仅能聚人气,也能赚钱,扛得住高房钱”。他表示,这些商家的商品投合了游客的口味和花费理念,遭到游客的热捧,“在这么的大布景下,中山路商业规划的改动,本来现已是必定的事情”。
  不过,厦门市旅行局原副局长、风俗专家彭一万曾指出,伴手礼店扎堆中山路,说明厦门的伴手礼工业的确强大了,可认为城市形象“加分”,但也要注意在商品、推广上做出差异化,不然,也会像鼓浪屿上那些相同的店,让人发生审美疲劳。

相关资讯

粤ICP备20040522号-1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