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劳资协议是一张16开的店号信笺(图1),典型的 红色八行笺 ,棉宣质地,纸呈淡黄。信笺抬头为 句容大华棉布庄用牋 ,下端是 地址:句容城内中大街鲜鱼巷口 。内容为钢笔书写,繁体字竖排。此件为蓝印纸下的复印件,因为用工协议需要一式多份,分发给相关责任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印刷和复印相对不便的情况下,很多正式文本都是通过 蓝印纸 这种简便方式实现 复印 。
协议书内容为: 立劳资协议书人大华布庄,劳方(高烈宏、赵延朋、查全楙),资方(张荣舜、陈恩峰),以下简称劳方、资方。兹因资方由于资金短绌,营业不振,收支不能平衡,无法继续经营,要求歇业。经双方协议得劳方同意,由资方发给劳方(高烈宏、赵延朋)每人三个月解雇费,发给查全楙解雇费人民币拾万元整,时订立协议书,除呈报主管机关备案外,劳资双方每人各执壹份存照。一九五二年六月三日
下面便是立劳资协议书人的签字盖章,从右至左依次为:劳方(高烈宏、赵延朋、查全楙),资方(张荣舜、陈恩峰),基层工会(吴信恒、曹大成),同业公会(吴朝枢、俞敬斋)。总共是9个人,底下九枚姓名章一个不少,可见相当正规和严谨。
图2
第二份劳资协议也是店号信笺(图2),红色八行笺,抬头是 句容永盛绸布庄信牋 ,下方是 地址:鲜鱼巷北大街 。信笺最右侧印有 字第、号,第、页 的字样,最左侧印有 中华民国、年、月、日 的字样,可见延用的是民国信笺,也是 蓝印 复写。
这份协议相对简单: 协议书,立协议书人永盛布店,劳方(张国堃),资方(陈剑秋),以下简称劳资方,劳方为克服店中困难起见,暂往中粮公司服务,已征得资方同意,立协议如下:一、劳方在中粮公司试用期间,如工作中止仍可回店服务,以一九五二年底为限,逾期解除劳资关系。二、在临时离店期间工资停发。三、本协议一式贰份,除劳资双方各执一份外,另备副本分呈主管机关备案。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三日。
底下是立协议书人的签字盖章,从右至左依次为:劳方(张国堃),资方(陈剑秋),基层工会(吴信恒),同业公会(吴朝枢)。四个人都有印戳。
协商签约解决劳资纠纷
在我国解放初期社会经济形态的多种经济成分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有相当比重。利用私营经济中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其中,妥善处理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是保证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回顾一下当时背景。如何面对共产党?是解放前夕镇江大小资本家或商家忐忑不安的一个大问题。在多数人的心目中,国民党已经令他们彻底失望。经历过了1948年以来的经济崩溃、币值改革对他们的巧取豪夺,很多人已感到心惊肉跳。但是共产党来了,会不会剥夺资本家的资产,他们心里更是无数。镇江解放前夕,有失业人员8000余人,约占职工总数的四成。
解放初期,劳资矛盾在各地十分突出,镇江也不例外,正确处理劳资纠纷,成为安定社会秩序的关键环节。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共中央在1949年7月明确指示,一切有关劳资纠纷问题的处理, 均须集中到市一级机关,即市劳动局、市总工会、市工商局来统一解决,劳动局为处理劳资争议的唯一机关 中央要求各大城市迅速建立有得力干部主持的劳动局,以保证政策的执行。1949年7月,镇江市劳动局成立。解放初期,人民政府着手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员就业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各种劳动争议问题的处理。
任先生的两份劳资协议书,前者是店号歇业,自主解雇员工;后者是员工跳槽另攀高枝,炒企业鱿鱼。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们都需要一纸规范的协议书来保证。这可能要比时下的有些私营企业还要规范得多 用人并非老板的一句话搞定,走人也不是不打招呼拔脚就走。从中均可见当年对劳资协议的严谨和慎重:严谨体现在了格式的完备和各项协商劳资条款的明确;慎重则体现在了劳资协议需要向有关主管部门备案,从制度层面给予了保证。
1956年以前,按国家规定,当时私营企业的利润要 四马分肥 。即全部利润按四块分配:一是企业公积金,用于发展再生产;二是公益金,用于公益事业;三是福利基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四才是资本家的利润。而过去利润任由资本家做主。后来按照政策,不少企业内部建立起劳资协商会议制度,资方应定期汇报生产经营状况,工人实行监督,共同协商企业的经营方针、管理制度和利润分配等重大事件,体现出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精神。这样一种利润分配和劳资协商机制的确立,也为当时劳资关系奠定了一个总基调。
工会和同业公会的作用
现在来看,过渡时期国家调节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目标,是把旧的劳资关系转化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
记者注意到,这两份协议书中,都有基层工会和同业公会人员的参与。在旧式小企业、商店、作坊中,劳资协议由同一行业工人店员组成的工会与本行业资本家组成的同业公会订立,这是当时的一种通行做法。因为在同一城市、同一行业中,都有大致相同的习惯或行规,因而工人的劳动条件,也具有大致相同的特点。这样,才能使零碎分散的作坊、店铺中的劳资纠纷,做到有条理、有组织地解决,而且比较容易做到合情合理,防止对劳方或资方的偏袒及偏差。
巧的是,这两份协议书正好证明了上述观点。句容大华棉布庄与句容永盛绸布庄同属于棉绸布类,且两家店号都位于句容城内的鲜鱼巷,可谓既是同行,又是竞争对手。而两份协议书中的基层工会代表中均有 吴信恒 ,同业公会代表中均有 吴朝枢 ,可知这两人在各自组织中都有一定地位和话语权。因此,由他们共同见证的协议书也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无论对劳方还是资方而言,大家都会认同。
图3
任先生手上还有一份劳资协议(图3),也是当时句容店号的,其对协议呈送机关更明确。这张 红色八行笺 毛笔书写,信笺两侧印有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代痕迹明显。商号印在左下角,为 句容义兴合记号 。内容为: 立协议书人,劳方吴德之,资方潘干卿,兹因店内资金短绌营业清淡,双方协议同意解雇。今协议如下:一、自五二年一月底解雇,由资方发给一个月薪工作为解雇,永久离店,自谋生计。二、本协议一式六张,除呈县人民政府及总工会、工商联、同业公会,双方各执一纸备查。立协议书人,劳方吴德之,资方潘干卿,一九五二年四月四日。
记者发现,从内容来看, 句容义兴合记号 的这份协议要用毛笔抄写六份才算完事,而且需分送县人民政府及总工会、工商联、同业公会,这样一种劳资备案制度可称得上是史上最强了。同时,从3份劳资协议中,也能了解当时店家解雇费用的一般标准,资本雄厚的或大店,会发三个月工薪,如句容大华棉布庄;小本经营的则发一个月薪水,如句容义兴合记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人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和挑战,安定一方百姓生计。从当年的这些劳资协议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人为稳定一方民生所做出的努力,这种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主动式调节,为后续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