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墙体广告 合肥市作为无障碍建立示范城市,近年来不时加大投入,打造城市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获得一定效果。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局部设备建立不合规、监管不到位等缘由,一些无障碍通道和设备被封堵、占用、损坏――
● “有的无障碍通道规划建立不合规则,残障人士无法平安通行。 ”
――有视觉障碍的
合肥市民王琦
● “有些过街天桥的无障碍通道坡太陡,手动轮椅、电动轮椅都上不去。 ”
――
合肥市包河区一名双腿残疾人士
建立不合规,出行有风险
6月22日下午,
合肥市南一环路姑娘巷左近的一座人行天桥上,有视觉障碍的市民王琦一手扶着栏杆,两只脚交替着探路前行。好容易下了天桥,王琦 重重地松了口吻,但是,正要迈上路边人行道的王琦忽然一个趔趄,左腿膝盖撞在天桥边沿上。“无障碍通道怎样还会有个台阶呢? ”王琦一边揉着膝盖,一边无法地嘟囔着。
“有的无障碍通道规划建立不合规则,残障人士无法平安通行。 ”王琦拉高裤管显露膝盖给记者看,只见她的膝盖上有好几道磕碰留下的伤痕。王琦通知记者,
合肥市一些无障碍通道设计、建立不合规则,有的无缘无故多了个台 阶,让人猝不及防;有的走着走着就成了断头路,让人“无路可走”;有的盲道上竖着电线杆、斜拉着钢丝,让人顾得了脚下,顾不了头上,她本人就屡次被斜拉钢 丝擦伤了头。
同样有视觉障碍的
合肥市民福进务,则对
合肥市无障碍公交颇多怨言。福进务通知记者,她平常出行主要依赖公交车,但是
合肥市公交车大都没有装置方 便残障人士上下车的专用踏板,即便号称“无障碍公交车”的18路公交车,其专用踏板也由于长期不运用、维护不到位,锈住了抽不出来。最让她无法的是,有些 公交车司机不按规则报站和播报语音提示,“我们看不见公交站牌,司机不报站,常常就下错了站”。
“有些过街天桥的无障碍通道坡太陡,手动轮椅、电动轮椅都上不去。 ”家住
合肥市包河区的一名双腿残疾人士说,有时分家人帮助推着轮椅上坡很费劲。由于上下陡坡太不平安,他常常只能绕行很远,从有红绿灯的路口过马路。由于操控轮椅过马路迟缓,又会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 “
合肥市无障碍交通设备建立力度较大,但监管跟不上。重建轻管形成不少‘二次障碍’。 ”
――
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效劳中心执行主任栾英
● “‘二次障碍’普遍存在,易使残障人士发作交通不测。 ”
――局部受访的
合肥市残障人士
监管不到位,“二次障碍”多
“近年来,
合肥市无障碍交通设备建立力度较大,但监管跟不上。重建轻管形成不少‘二次障碍’。 ”
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效劳中心执行主任栾英表示。作为一名依托轮椅出行的残障人士,栾英对无障碍交通有着切身体验。他举例说,由于监管不到位,很多盲道上停 满了自行车、电动车,对残障人士来说,有时走盲道反而更不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