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墙体广告 “我家2012年种下100多亩四月李和火龙果,李子去年挂果卖了4万多块钱,今年收入比去年还要多。”关岭自治县莲花村村民黄信江指着坠满枝头的李子,面露喜色。
贫穷户黄信江是党建扶贫的受益者。“帮村书记”、“第一书记”屡次到他家走访,为他梳理出依托种植、养殖脱贫致富的思绪。在“双书记”协助下,黄信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和黄信江一样,很多贫穷村、贫穷户都从党建扶贫工作中受惠。
大众说,这是党委力推党建扶贫引领,产业开展与扶贫攻坚深度交融的结果。
“双书记”是我市助推
乡村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的重要探究之一。2013年以来,全市选派市、县区部门单位“一把手”和
乡镇党政主要指导担任 1007个村“第一书记”,并派出1007个同步小康工作队驻村帮扶。2015年,将原来的“第一书记”调整为“帮村书记”,重新选派了1007名优秀党 员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出台了《
安顺市帮村书记、第一书记管理方法(试行)》的“1+6”配套文件,制定了一揽子精准扶贫举措,构成“双书记”帮扶格 局,确保派得出,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
“帮村书记”谋大事抓大事,“第一书记”抓详细抓落实。“双书记”不只带来项目、资金和开展思绪,还在
乡村基层党组织中发挥 1+1>2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
乡村同步小康安上“双引擎”。
莲花村是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的帮扶村,局长程明芳担任莲花村“帮村书记”,移民后扶科科长周齐兵担任“第一书记”。“双书记”各司其职,严密配 合,争取890万元移民扶持资金,撬动了8000余万元的各类资金投向该村,种植火龙果、四月李等经果林上万亩,创建 “442”股份制扶贫形式,摘掉了“空壳村”帽子。
在各级党委的协助下,平坝区塘约村发明了28天再造一个“新村”的奇观;在“双书记”的指导下,全村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开展种植业,立起了“一个 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标杆。村集体经济从3年前的缺乏5万元进步到如今的百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不到4000元增加到2015年的 7859元。“‘双书记’就像滴灌的管道一样,一点一滴渗透到最底部,让塘约村一寸一尺地立了起来。”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说:“帮我们的人都这样,我们不 能自撂摊子。”
“驻村干部肉体状态好,工作好。在他们的带动下,秀水才有开展生机,有奔小康的自信心,‘秀水五股’扶贫形式才会开花结果。他们是一好带百好,我们不能自拖后腿。”普定县秀水村支书张克智每天繁忙于各个项目点之间。
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才干摘掉“穷帽子”。经过“双选派、双管理、双带强”,“双书记”汗洒
乡村、情留基层,带动建立了一批根底设 施、培育了一批带富能人、培育了一批致富产业、壮大了一批集体经济、完善了一批管理机制、化解了一批矛盾纠葛,加快了
乡村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基层调和发 展,基层班子更强、开展思绪更清、扶贫机制更好、干部作风更实。一年来,协助80个基层党组织整理转化,谐和落实项目5012个,处理资金4.8亿元。
精准治贫:党建云“慧”说话
6月17日上午,黄果树旅游区石头寨村,布依青年伍德华整理完蜡染制品后,习气性地点开“石头寨青年俱乐部”微信群。
运营蜡染坊之余,伍德华就“走进”“俱乐部”,或转发国度惠民政策和创业信息,或将家乡变化拍照发到群里,和群员交流开展思绪。经过“俱乐部”,村里不少外出务工村民看到家乡开展前景,纷繁选择回村创业就业。
乘“云”而上。我市整合同步小康驻村、遍访贫穷村贫穷户、“双书记”驻村帮扶等工作,施行“党建云”管理,推进党建扶贫。“双书记”依照村不漏 组、组不漏户的准绳采集信息、剖析研判,树立包含致贫缘由、家庭成员、住房状况等信息的精准扶贫电子档案,适时跟踪回访;经过“第一书记”
手机终端和村党 组织网络平台,农业专家库里的高校教员、科研人员及乡土人才与
大众 “见面”,指导技术、回复留言,协助
大众处理艰难和问题。
踏“云”而起。我市集聚数据,精准施策,融通资源,突破壁垒,推进精准治贫。西秀区轿子山镇经过网上党组织对党员停止有效管理效劳;平坝区塘约 村依托疆土资源测绘信息大数据,展开土地承包运营权、林权、房屋一切权等“七权”确权注销、数据化管理;链接金融平台,管理运用诚信信息,优先扶持诚信党 员创业致富,创业带富。
应“云”而生。我市应用“
安顺微党建”微信公众号、
安顺党建网等“互联网+”及时传送扶贫政策,发布创新理论,推介经历做法。今年,我市党建云 平台建立工作被人民网评为全国百佳;在石头寨村,一个项目一个群,用微信公众平台招贤纳士,用微信群学习、办公已成时髦。其中,“云上石头”被省内外党建
手机平台、同城效劳平台普遍推行,吸收了商家、团队前来调查洽谈。
我市“党建云”平台的树立,有效打破了时空障碍,让上级党委对下级党组织监视有了“千里眼”、助力脱贫决策剖析有了“大数据”、 党员
大众理解外面的世界有了“望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