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只鳄鱼最近逝世了。这只密西西比鳄生前居住在名古屋东山动植物园,死后,兽医在它的肚子里找到硬币330多枚。解剖的兽医说,虽然鳄鱼的死因揣度为衰老,但硬币或许阻塞肠道。园方会将这些硬币进行展示,劝诫游客“不要投币,不会灵验”。
安徽淮南墙体广告 老鳄携带着人们的希望归西,但它并非最不幸的那个。前几年,泰国一只绿海龟因为吞下900多枚硬币,几乎要撑破龟壳,被发现时,它已无法正常呼吸和游泳。澳大利亚的一头海狮在短时间内体重骤降30公斤,兽医发现它的胃里有7枚硬币无法排出,最终只能切开它的胃。
安徽淮南墙体广告 在我们国家的各色景点中,硬币几乎无处不在。名胜古迹要扔,动物园要扔,连博物馆里的恐龙化石都不放过。北京自然博物馆,5米长的无齿芙蓉龙骨架展柜,曾沦为“投币箱”。这些钱大部分是游客从展柜上方和四周的缝隙塞进去的,视点刁钻。
安徽淮南墙体广告 武汉的归元寺对这种局面已见怪不怪。2015年春节期间,由于香客往殿内扔的硬币太多,寺庙工作人员在整理地面时,不得不戴着头盔、捂住脑袋,以防被砸伤。
当然,最“行为艺术”的做法当数朝飞机投币,还不止一起。2017年,一位80岁的白叟为请求安全向发动机扔了9枚硬币,导致航班严重延误;2019年2月,28岁男人向飞机投币,航班取消,经济损失近14万元;一个月后,两名女人重蹈覆辙;再一个月后,一男人遵从丈母娘的叮咛,向飞机引擎扔了3枚硬币“祈福”;只过了半个月,一六旬白叟往飞机上投了6枚硬币;5天后,一个初次乘坐飞机的旅客也做出了相同的行为。
安徽淮南墙体广告 大约我们总是抑制不住对圆的、洞状的物体投币的激动。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行为似乎植根于文化基因。古人有往明澈水源抛投钱币观其是否浮起的风俗,浮起则是吉兆。后来逐渐发展为祈福上瘾,见池就扔。据唐《续高僧传》卷三十一记载,有一次,宝岩和尚召开“俗讲”大会,局面很热烈,“士女观听,掷钱如雨”,听众拼命向大师扔钱。
安徽淮南墙体广告 当然,这种风俗也并非我国独有。在歐洲,人们期望神能保佑水源不干涸,有水的地方被以为更接近神,于是人们对着池子许愿,并且背过身去抛出硬币,如果能丢中,说明神听到了自己的希望,最经典的代表就是罗马的许愿池。
安徽淮南墙体广告 有人说,扔硬币的行为是一种买卖式信仰,先给神仙送礼,之后,神仙们再通过其他的方法给予反应。人们总想着贿赂神,而不是检核一下本身行为和品德,这似乎是根深柢固的思考方法。不过对于神灵,这么做好像有点大不敬似的,神仙怎么能让这几个硬币打发了?
当然我们平头老百姓或许也没想太多,不过是出于一种宁可信其有的朴素泛神论罢了。他们小心谨慎地行走江湖,所到之处通通留下硬币,万一哪位神仙开了眼呢?
安徽淮南墙体广告 四川绵阳有座古桥,民间盛行“春社踩桥”,祈福人群走上桥身,扔下硬币和旧衣服,寓意扫去一年颓势,消除灾害。而在桥下,很多捞金者举着网兜等待,跑前跑后,将桥上扔下的硬币接到网中,那画面像一种陈旧而经典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