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琊山林场作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目前每年可产优质麻栎苗50万株。现在全国麻栎育苗造林的技术规程就是我们区林业相关专家编制而成的。”这段时间,
滁州市南谯区红琊山林场正在抓紧组织工人对100多亩麻栎幼苗进行田间管理,林场副场长张春祥告诉记者。
安徽宿州墙体广告 南谯区部分
乡镇地处江淮丘陵,麻栎是该区推广造林的一个重要树种。去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实施的《麻栎育苗造林技术规程》和《麻栎炭用林培育技术规程》,正是由南谯区相关林业专家结合多年经验编制而成。技术规程通过采取“高密度、多干式、短轮伐”培育新模式,成功解决了林业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的技术瓶颈。以往的传统麻栎用材林,数十年才能采伐一次,而按照此规程操作,炭用麻栎林平均5到8年即可轮伐一次,并且一朝成林百年受益,不仅生态效益有保障,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安徽宿州墙体广告 据南谯区林业局专家王新洋介绍,麻栎“浑身都是宝”,不仅可以用来生产环保木炭,麻栎的树叶可用来养殖柞蚕,枝丫材可用来制作菌棒和培植各类食用菌,还可以在麻栎林下养鸡养鹅养猪等。施集镇荣誉村食用菌种植大户张文忠就用麻栎枝丫材培育制作了50万袋香菇泡菌棒,生产的香菇和茶树菇很受欢迎。“我们食用菌基地每年需要1000吨左右的麻栎枝丫材,产值达600多万元,有效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张文忠说。
安徽宿州墙体广告 随着麻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南谯区人工麻栎林种植已近30万亩,其规模在全国人工麻栎林生产基地中排第一方阵,麻栎产业链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一个以麻栎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发展的南谯模式已初步形成。
安徽宿州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