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能否成为一种风气,关系和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品位和面貌,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儒家文明滋养、运河之水哺育的
济宁,热爱阅览和崇尚文明已是广大
大众的“天然基因”。
这一点从
济宁市图书馆的变迁历程便可窥一二。
济宁市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10月,历经一
天门馆、红星路馆、常青路馆,到现在坐落于市文明中心的新馆,修建面积也由最初的307平方米,逐步发展扩大到现现在的29600平方米。从老城到新城,从百平米到万平米,
济宁市图书馆以其开放、容纳、丰富的阅览空间,为爱书之人撑起了一方六合,为城市文明点亮了一盏灯。“作为一个老
济宁人,图书馆越来越高大上,不仅环境比以前好了许多,还增加了许多高科技的阅览设备。”在图书馆自修区,市民张先生称赞道。
记者注意到,现在的图书馆,不仅是成年人的乐园,还是孩子们承受文明熏陶的好去处。“我喜欢图书馆,这儿有许多我喜欢看的书,周末总会来这儿看书学习。”采访时,一位北湖榜首小学的学生告知记者。
“自2月1日试运行至9月底,共接待到馆读者753304人次,累计注册读者达61104人,开馆至今新增注册读者9056个,总借还量达到192万册。各类电子图书资源阅览下载量总计达488885册。网站点击量截止到9月19日达到38958次。”采访时,馆长马伟拿出一组具体的数据向记者进一步说明晰市民对新馆的喜欢程度,新时代的
济宁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书香之城”。
山东济宁墙体广告
济宁市图书馆新馆之所以如此深受广大市民喜欢,与其独树一帜的规划密不可分。新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操刀规划,以“学宫、辟雍”为规划理念,打造以杏坛为中心,自下而上构成由动到静,逐步翻开的十字对称中庭;并结合高台明堂、环形水系和园林再现辟雍形式,整个馆舍大气正经,全面彰显孔孟之乡
济宁的文明地位和作为常识圣地的图书馆文明功能。馆舍规划藏书量约100万册,现有文献70余万册,报刊900余种,阅览坐席1300余个,同时还与任城区图书馆、高新区图书馆及嘉祥县图书馆完成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通借通还,为市民供给愈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山东济宁墙体广告
俯瞰整座图书馆,尤为引人瞩目的是馆舍屋顶向外最大悬挑24米而构成屋檐,好似个巨大的“博士帽”,充沛彰明显文明殿堂的庄重、高雅和高品质。馆舍的外墙规划也尤为考究,采用了双层幕
墙体系,内侧是玻璃幕墙,外侧是陶棍幕墙,规划理念起源于古代的竹简,同时具备遮阳效果,外侧陶棍幕墙采用3种不同米黄颜色陶棍,构成旋转突变的木色百叶,赋予了图书馆深厚而浓郁的文明韵味。
山东济宁墙体广告
“这些共同的规划元素既是这一修建的亮点,也是施工建造的难点与要点。”采访时,
济宁城投相关负责人表明,位于外侧的陶棍幕墙总长度为285.84米,总面积4745平方米,每面陶棍幕墙长度71.46米,高度16.6米。施工期间,为保证修建全体稳定性,每根陶棍端部用角码固定在方钢上,使陶棍保持笔挺,整片陶棍幕墙构成不同的突变韵律,提升了修建文明的可读性。
山东济宁墙体广告
“新馆完工启用后,咱们没有停下创新前进的步伐,始终致力于重塑阅览空间、优化用户体会,构建令市民恋恋不舍的‘悦读空间’。”采访时,馆长马伟表明,开馆以来,图书馆有用利用文献资源、展开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为周边社区居民供给文明服务。除品牌活动“国学夏令营”深受读者喜欢外,还策划展开了 “沙画艺术展演”主题体会活动、庆祝新中国建立70周年朗读大赛、“印象
济宁”线上拍摄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图书馆在文明惠民公共服务中的效果,贡献了图书馆在公共文明服务体系建造的重要力气。
山东济宁墙体广告
在此基础上,图书馆积极展开学雷锋自愿活动,并构成常态化的活动机制。2019年暑期学雷锋自愿服务活动从7月16日开始到8月25日完毕,共面向全体市民招募自愿者6期,累计选用自愿者270人。自愿者们活跃在各个对外服务窗口,积极主动地供给各项信息咨询及书刊整理服务,为广大市民
大众发明杰出的阅览环境。
山东济宁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