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墙体广告 当我们老了,会希望以哪种方式安度暮年?居家养老,或许是让大家深居简出就能享用温馨惬意暮年生活的一种新型养老形式。
“谢谢你每周来给老头子按摩,按完后他觉得舒适多了!”昨日上午,晋江陈埭镇花厅口村一座二层石头房内,63岁的丁紧霞和瘫痪在床的老伴丁栋梁,对免费上门效劳的护理员谢克历连声道谢。其实,受益的不只是丁老伯,记者从
泉州市老龄办得悉,目前居家养老形式正在全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契合条件的特困失能老人,可享用专业机构提供的上门居家效劳,然后由政府买单。目前,全市共有5000多名特困失能、低保、五保、孤寡、空巢、失独等特殊艰难老年人享用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上门家政效劳。
现状
护理员常上门 老人家中享贴心效劳
丁栋梁今年68岁,住在晋江陈埭镇花厅口村,他半身瘫痪,儿子出车祸丧失劳动力,孙子患有自闭症,只要老伴一人能接点针线活补贴家用,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计。
“我5年前骑
摩托车时不慎摔倒,招致半身瘫痪,只要双手能够自在活动。小孩也都患有疾病,只要妻子能够照顾我。她年岁大了,如今给我翻身、按摩很费劲。去年下半年政府提供上门家政效劳,护理员小谢每周来我家一次,效劳2小时。”
翻身、按摩、聊天、剪指甲,护理员谢克历纯熟地为丁栋梁效劳着。谢克历今年46岁,
江西景德镇人,入护理员行业已有两年:“我妻子先入行,后来我被她压服,也成了一名护理员。太多老人需求协助了,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给他们提供效劳,我挺快乐。”
丁栋梁得到的效劳并非个例。家住鲤城区的蔡老伯今年70岁,是一名独居老人,由于中风他腿脚有些不便。今年年初,他在客厅睡觉,不慎摔倒在地,怎样也无法爬起来,他拿出
泉州市禾康聪慧养老效劳中心派发的“一键通”老人专用
手机,按了“SOS”键,拨通电话求助。禾康聪慧养老效劳中心工作人员刘华珍应用
公司养老信息效劳平台,查到了老人的家庭住址,于两点多赶到老人家里。进门后,她看到老人跌倒在地上,立即将他扶持起来。缓过劲的蔡老伯连连道谢:“没受伤,只是爬不起来,谢谢你。”
据
泉州市老龄办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60岁及以上本地户籍老人95.3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2.68%。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13.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4.6%。独居家庭老年人2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3%,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老年人空巢化、失能化问题日益突出。
家住丰泽区霞淮花苑的徐进训和妻子卢锦娟都已年过八旬,
江西籍护理员刘姐已成为他们夫妇的好朋友。下午3时许,刘姐准时到来,一进屋就忙活起来,扫地擦窗户,卢锦娟给刘姐递了一杯茶水,“天气酷热,快喝杯水。”
徐进训、卢锦娟两人育有4个女儿,但都不在身边。卢阿婆坦言,随着年龄渐长,一些家庭保洁工作,比方擦高处的窗户、清洗油烟机等非常艰难,刘姐为他们处理了这些懊恼。“她很勤快,拾掇得比我们洁净多了。”徐老伯对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