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墙体广告 长丰县下塘镇韩岗社区农民周之敏在翻整自家的土地时,不测发现一座古墓。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讨所抢救性开掘,认定这是座东汉古墓(如图),而局部出土文物也是初次发现,这为研讨江淮地域东汉时期墓葬的年代序列以及掩埋制度、民间习俗、器物组合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解放初这里曾翻出陶罐
昨日,合肥晚报、合肥都市网记者来到韩岗社区采访,这里正在停止土地整治。刚犁过的大片农田在春风的吹拂下,分发出特有的气息。
听说记者为东汉古墓之事而来,70岁的村民周金红走了过来,他向记者引见,这里的确发现了东汉古墓,春节期间考古人员还对古墓停止了开掘。
周金红引见说,在解放初期,埋藏古墓的这片地步曾是他家的耕地,后来土地调整,就分给别的村民了,“解放初期,我们在地里犁田,还翻出了一个陶罐,那时分不懂,几十年下来,那个陶罐早不晓得去哪了。”
“这次发现汉代古墓的地步以前叫做韩老坟,由于这块地比其他地要高一些,而且面积也大。”周金红说,至于韩老坟下面掩埋的是谁,哪个年代的,却无人知晓。
村民犁地发现古墓青砖
在发现东汉古墓的地步,村民周之敏刚刚找了台旋耕机在翻整土地,“没想到旋耕机的铁齿犁断了好几根,土下面可能还有古墓下方的夯土,比拟坚硬。”周之敏说。
呈如今周之敏和记者眼前的这片地步,曾经被高高的田埂分割成好几块长方形,周之敏说,考古队开掘的8座古墓都是在这下面。
周之敏通知记者,2016年他分到了这块地步,就在犁地耕种的时分,他看到翻开的土地里有青砖,“青砖比如今的砖大不少,上面还有花纹,如今的砖上哪有什么花纹啊。”周之敏联想到以前村民的传说,韩老坟可能下面埋有古墓,周之敏便拨打了当地政府的电话。
之后,当地政府部门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讨所的专家来到现场,经过精细的勘察,确认土公开面掩埋着东汉的古墓,并命名为“长丰县下塘镇中韩古墓群”。
确为汉墓并抢救性开掘
确认有汉代古墓后,为配合下塘镇土地整治工程,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讨所对韩岗社区中韩古墓群停止了抢救性考古开掘。经过先期考古勘探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讨所会同长丰县文物管理所组织了专业队伍参与此次考古开掘工作,工期约40天。
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讨所现场领队引见,此次开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9座并开掘8座,依据地层堆积和出土器物判别,为东汉及清代时期古墓群。“已开掘的墓葬可分为砖室墓和土坑墓两品种型。随葬器物较少,出土器物仅19件(组)和局部陶瓷碎片,主要类型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和石器等。”
现场领队说,之所以发现墓葬9座而开掘8座,是由于另外一座墓葬靠近水塘,且水位较高,目前不便开掘。
局部出土文物初次发现
近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讨所在其官网上发布《长丰县下塘镇中韩古墓群考古开掘工作顺利完成》的音讯,这也标志着此次的考古开掘工作完成。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讨所的专家引见,固然此次开掘时间不长,古墓葬及出土器物数量也不算特别丰厚,但中韩古墓葬的密集水平在我省考古工作中还是比拟少见的,局部出土文物也是初次发现。
关于这些东汉古墓以及出土的少量器物,考古专家表示,这些东西能够反映出合肥地域与其他区域的古代文化交流的关系,也为研讨江淮地域历史特别是东汉时期墓葬的年代序列以及掩埋制度、民间习俗、器物组合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粤ICP备20040522号-1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