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墙体广告 市直机关干部、区直机关干部、企业职工、民兵准备役部队、当地
大众……面对仍旧暴虐在长江沿岸的稀有洪水,集结于长江干堤上的各种力气正在党组织的率领下据守、再据守。
22.81公里,这是
安庆市宜秀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江堤分指暂时党委的“义务段”。6月底以来,“外洪内涝”使这座江边城市防汛形势堕入胶着状态。
“7月3日,各种抗洪力气都上堤了;4日上午8点,我们在巡查中发现了一处管涌,口径达20厘米,先后投入180多人,用了18个小时终于控制住了,”江堤分指暂时党委书记李亚波说,“固然有惊无险,但也将怎样进步排险效率、强化组织力气的问题摆到了指挥部的面前。”
依托党组织,构成一个个组织、指挥、监视的小组,将400多名民工、140名市区两级机关干部、30余名企业职工、200多名民兵准备役等各支力气“拧成一股绳”,确保指令畅通、义务压实,是江堤分指给出的答案。
7月5日,江堤分指暂时党委正式成立,下设杨桥、白泽、大桥、菱北四个支部,党员249名。同时,宜秀区还在内圩圩口、灾民安顿点均层层成立暂时党组织,共树立了21个暂时党委、党总支、党支部。
“支部建在大堤上”。组织的存在让党员们找到了“主心骨”,
大众看到了“带头人”。
白泽湖乡先锋村66岁的方世舟家离长江大堤20多里,自从7月3日上堤以来,他就“吃住全在大堤上”,再也顾不上家里了。
“巡堤、找险情、上报,是我们主要的工作,但是巡堤巡多长、几个小时看一次、几人一组、怎样值班换班、上报给谁,这都是党组织布置好的,我们尽管看认真,有状况立刻报告就行!”方世舟说。
有力的指导、明晰的分工让每个人面对洪水都能心中有数、临危不乱。7月5日以来,江堤分指就已发现15处险情,其中10处散浸、5处泉眼,最快的险情发现后2个小时就扫除终了。
“如今要是再遇到7月3日那样的管涌险情,我有自信心,四五个小时就能处置终了!”李亚波说。
薪火相传,年青党员干部也在一线磨砺生长。
24岁的张翔是杨桥镇花山村一名党员,他所在的杨桥镇江堤防汛指挥分部在7月6日暴雨夜团结圩险情不时时,在大堤上紧急成立了暂时党支部,30余名新老党员“临危授命”,站在抢险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