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墙体广告 “这儿的星空特别明亮,月亮又圆又大,但越接近中秋,我们越不敢昂首看明月。”14日下午,电话那头的王圣平,声响已有些呜咽。但他不忘吩咐记者,协助传达对家人的怀念。
今年8月,我市教育系统遴派5名教师对口援助西藏山南市榜首高级中学,展开为期3年的援藏作业。早在4月,44岁的
黄石五中教师王圣平作为管理干部,已 前往山南市展开作业。8月中旬,
黄石二中姜纲要、
黄石四中黄朝乾、大冶二中孟岚、阳新实验中学王波波4名教师随之抵达。
山南地区,空气枯燥,极度缺氧,致使我们不谋而合呈现失眠、鼻子枯燥痛苦、嘴唇干裂等状况。苦寒的高原,一度让我们丧失决心。
“这片神秘的高原,既是身体的地狱,也是视觉的盛宴。”43岁的黄朝乾说,刚来这儿,发现顺手拍一张照片,就可作电脑或
手机的桌面。但当新鲜和兴奋渐渐 远去,远离家园,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复杂的自然条件,也在检测着我们的毅力。“我最怕这儿的黄昏,那时我才真实理解,啥是‘日暮乡关’。”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感受到本地孩子对常识的渴望,对梦想的寻求,即是这种不服输的精力,也在鼓舞着这些教师。王圣平说,为了让我们更快习惯、更好生 活,校园为支教教师装备了环境很好的教师公寓,本地政府和群众的热心,也在协助他们逐渐习惯。“缺氧不缺精力”,成为5名支教教师的共识。
80后教师孟岚说,记住开学榜首天,看到无论是家长仍是学生,递上通知书时,都是双手捧起,身体轻轻前倾。“我很震慑,只好不规范地合掌行礼,双手接过他 们纯洁的通知书。”孟岚说,这儿的孩子单纯、朴素,课余时间或趴在草坪上、蹲在墙角里,到处都在学习看书、背诵着无法听懂的藏文。
现在,在山南一高,王圣平担任工作室主任和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作业,还把校园的文化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别的4位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主,我们都在经过各自努力,为藏区教育事业开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