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墙体广告 我的妈妈虽仅仅一个普通的人,是典型的
乡村妇女,但在我的眼里却是个不普通的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乡村的劳动是团体劳动。参与出产队的劳动,再苦再累的 活,妈妈都不甘落后于青壮年劳动力,一个身高一米六八、体重不到一百一十斤的
乡村妇女,能挑两百斤重的担子。妈妈用的她以身作则,在我心里播下了勤苦劳动 的种子。
我家朋友5人,我排行老三。由于爸爸在县城作业,只能每到周末回
乡村一次,妈妈一个人在
乡村,不只照料咱们朋友5人的日子起居,还要按时 参与出产队劳动。从我记事起,妈妈老是天不亮就起床参与出产队里的团体劳动,到放工时才回家,可别人家里有人煮饭,而妈妈收工回家,把饭做好后,叫咱们兄 弟五人先吃,她洗咱们朋友五人的衣服、再喂猪,忙完后,便吃几口饭,有时连饭都没有吃,又去参与出产队的劳动。妈妈就这样每天不停地忙碌着。
由于 其时的日子对比艰苦,更由于我年少不懂事,有时看到同湾其他同龄人家里常常吃好的,老是向妈妈要吃好饭、好菜,有时惹她生气。妈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对我 说:“咱们家的人多,每年是超标户,出产队里是凭每家的工分分粮食,家里只要我一个人做,工分少,分不到多少粮食,过完年就没有粮吃了,还要拿钱买粮食, 你爸爸的薪酬又少,你大哥、二哥读书又要交学费,哪来钱买好吃的?咱们家的苦是一时的,不会苦终身,等你们朋友五个长大了,勤奋干事,就会好的。”
当 时,我只要静静不作声。妈妈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言外之意传递的不就是要“勤苦劳动”吗?我到七八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妈妈的忙,做些量力而行的事, 到十岁时不但能挑能背,也从妈妈那里学会了干农活。有时一放学,就替妈妈做一些煮饭、割草喂猪、洗衣服、捡柴火等家务事。放暑假时,我只要一有时刻,就去 农田里帮助干活,为的就是年底时,一家人一同能够吃上一顿饱餐。
面对其时日子的艰苦,妈妈从不怨天尤人。她老是勤勤恳恳,用自个勤劳的双手,努力支撑起咱们这个家,教学咱们朋友五人。用以身作则,让咱们朋友五人懂得吃苦耐劳,懂得艰苦奋斗,懂得自强不息,懂得勤苦劳动,懂得先苦后甜。
如 今,妈妈年岁大了,又教学咱们朋友五人要好好作业,多干事,做好事。咱们朋友五人都有了各自的作业,也早已有了自个的家庭,各自的后代也已长大,但家里一 直延续着妈妈勤苦劳动的日子态度。妈妈尽管识不了几个字,但她却是咱们朋友五人真正的教师,教给咱们朋友五人生命中最主要的“勤苦劳动”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