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全国各地“甩老族”频现:把爸妈送养老院玩失踪

全国各地“甩老族”频现:把爸妈送养老院玩失踪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5月24日 10: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贵州贵阳门头店招

  贵州贵阳墙体广告   将老人送进养老机构,支付一段时间的费用之后,就不论不问了,这样的子女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甩老族”。
  前段时间,外地一些养老机构发作多起“甩老”事情,老人家眷无一例外都是欠费玩失踪,养老机构又不能把老人赶进来,只能贴钱照顾。
  其实像这样的“甩老族”在郑州也有,而一些民营养老机构自身运营就艰难,在遭遇这些违犯诚信的“甩老”行为之后,不只维权艰难,运营更是雪上加霜。
  【现象】
  各地“甩老族”频现
  养老院本来是让老人安享暮年的中央,但是一些不孝敬的子女却将养老院当作遗弃老人、甩掉包袱的场所。
  据媒体报道,2014年,失去自理才能的南京市民陈阿姨,被大儿子送到了南京一家养老护理院,不断以来都是由大儿子担任照顾,并支付费用。
  去年,大儿子因病逝世,照顾老人的义务就落到了小儿子的身上,但是小儿子来过几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呈现。
  老人欠下了近两万元的费用,当护理院想联络老人小儿子时发现,他不只改换了联络方式,而且之前的住房也曾经无人寓居。
  无独有偶,88岁的张阿姨在乌鲁木齐爱民老年公寓曾经住了十多年,她曾经将这里当成了本人的家。
  除了每月将费用打过来,儿女很少来探望她。
  多年来,逢年过节老人都不回家跟儿女住,她说:“这里比家里好,关怀她的人很多。”
  这些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后,不论不问的子女被称为“甩老族”,在各地养老院这样的子女并不少。
  【落地】
  “甩老”现象郑州并不少见
  其实,不只是在外地,河南商报《咱爸咱妈》记者走访发现,在郑州,简直每家养老机构都曾遭遇过“甩老”的子女。
  郑州颐和老年公寓担任人王飞记忆最深入的是几年前遇到的一同“甩老”事情。
  一名开着轿车的年轻人来到颐和老年公寓,称由于本人平常生意忙无法照料老人,想将老人布置在这里。这名年轻人交了1400元钱,签署托养效劳协议书后 便分开了,直到老人逝世,再也没有呈现过。公寓曾拨打过年轻人留下的两个手机号码,均联络不上;到留下的住址查询,被告知无此业主。
  记者理解到,在郑州市局部养老院或老年公寓,像这样“甩老”的状况,或与家人失去联络的,并不少见。
  “郑州市的养老院大多是民营的,原本运营都很困难,这样的‘甩老’行为给养老院形成了更大的经济和人力担负,让我们苦不堪言。”郑州西三环一家养老院担任人郭先生说。
  王飞说,这个事情发作后,郑州11家养老院曾召开过会议,想找到一个处理问题的方法,但是最后大家都没有找到比拟好的处理方法。
  【为难】
  探望次数承诺协议
  成了空头支票
  郭先生说,普通养老院接纳老人时,会跟老人子女签署一个协议,拖欠费用不准超越半年,但是遇到“甩老”的状况,这种协议却毫无作用。
  “依照协议,拖欠半年的费用,我们就能够不论老人了,但是我们真的能让老人露宿街头吗?”郭先生说。
  一些养老院为了不让“甩老族”钻空子,会愈加注重对老人家庭条件的调查,依据老人家庭状况,判别出儿女送老人进养老院的目的到底是为本人“摆脱负担”,还是为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
  还有一些养老院为避免子女“甩老”,在签署协议时,规则了子女定期探望老人的次数,假如做不到,老人便不能入住。
  但在理想中,即便这些承诺被写进具有法律效能的协议,也会变成空头支票。
  记者调查发现,郑州养老院里老人子女探望次数最频繁的是一周一次,但是很多老人子女两个月都不来探望老人一次。
  “这些老人子女常常是交了钱一托了之,探望老人还没有爱心组织那么勤。”王女士说,一旦这些家庭遭遇变故,或是呈现家庭矛盾,很容易招致“甩老”情形的发作。
  说法
  老人财富托管制度
  能否处理“甩老”难题?
  今年1月,由于四川南充一位老人的三个儿子回绝奉养老人,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后不断不论不问,并且拖欠费用,当地法院判处三兄弟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不过在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文涛看来,关于大多数“甩老”事情,用遗弃罪追责可能并不适用。由于遗弃行为须到达情节恶劣的水平,才构成立功。
  因而在发作“甩老”事情后,养老机构只能依据事前签署的协议,经过司法途径起诉老人家眷,但问题是,法院找不到人也无法执行,这让养老机构深感维权难。
  有专家倡议,能够参照国外经历,立法实行老人财富托管制度,让老人入住养老院后,养老机构可申请变卦老人的监护权,由社区出面,对老人的财富实行托管,用以支付养老的费用。
  黄文涛以为,实行财富托管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托管怎样定位托管的资产与养老院费用的管理,假如呈现养老院过度运用托管费用怎样办?托管资产过度流 失怎样办?“这些都需求制度去标准,但是关于老人的奉养,这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孝道问题,不管老人是在家中,还是被送入养老院,作为子女,都有义务很好 地奉养老人。”

相关资讯

粤ICP备20040522号-1 版权所有: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广东欣美广告有限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