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昨天,第十届我国(
武汉)风景园林师世界论坛活动在
武汉园博园举行,我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卢耀如,法国景象规划师杰奎琳·奥斯蒂等亲临现场,点评了他们眼里的
武汉园博园。
景象有功用,不仅是美观
武汉园博园经过“高山流水”、一湖四溪、雨水花园等景象,建立起一整套水循环体系,完成了功用和景象的并存。园内可储存约10万吨水,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园内的浇洒根本都能自给自足。而一旦下雨,收回体系可吸收近七成雨水,防止“看海”。
这招引了尹伟伦院士的重视。他以为,园博园的荆山、楚水,从欣赏的视点看,是我国传统园林中叠山理水的根本方法之一;但从功用性视点看,水不断循环使得水质得以净化,联系灌溉体系让上游水充分利用,这契合
现代城市治水的理念,是一组功用性景象,反映出园林的多样性特征。
武汉园博园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也引起重视。全园美化景象及配套设备好像一块弹性十足的巨大海绵,在下雨时饱吸雨水,在干旱时“吐”水浇灌花草树木。仅水费一项,每年可节约近150万元。
卢耀如院士称,他也注意到,园博园的北入口广场铺设的是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下雨时,雨水能透过混凝土和砖的缝隙进入地下,一部分自然回灌地下水。“园博园是
武汉海绵城市试点的一个点,但海绵城市不是靠透水砖等新材料的使用就可以彻底完成,最主要是考虑各种水的综合利用。”他说,
武汉面对的新问题是寻求蓄水和排水的平衡点,海绵城市不是一味的蓄水,要考虑地基层沙土、石灰石等多种复杂的地貌,还要考虑水安全问题,做好水污别离,防止在蓄水中引起灾祸。
每个园子有敞开的幻想空间
比起院士们的考虑和发言,法国景象规划师杰奎琳·奥斯蒂更为轻松。昨天下午,她走进自个规划的幻影园与市民互动,有市民直指“幻影园的理念有些看不懂”,这位高雅的女士大方称,每个园子都有敞开的幻想空间,期待我们以自个的调查加以解读。
幻影园是园博园中4个大师园之一,杰奎琳·奥斯蒂在规划之初,把它界说为一个花园,一条木质路途沿着崎岖的地势弯曲盘旋,木质构造穿过花园,供给了多条不一样的途径和游乐场。现场市民称,木质路途看上去更像一条峡谷,又宛如长江在两岸的山峦中穿江而过。杰奎琳·奥斯蒂听后,觉得这个解读别致风趣,连说“很好”。
杰奎琳·奥斯蒂手写了一段法文寄语
武汉园博园,她称,不管你来自哪里、哪个国家,说什么言语,都没有联系,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园林带给人的朴实高兴,
武汉园博园是能带给
武汉人天堂般美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