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昨从省委组织部得悉,各地坚持实绩规范、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上一年11月至本年2月,宜昌市委根据干部实绩专项查核成果,分四批对19名实绩排行靠后、
大众意见较大、不适合担任现职干部进行了调整。
这19名干部中,市直单位“一把手”1名,改任非领导职务;高校对县职干部2名,均予革职;市直单位副县级干部11名,革职4人,改任非领导职务3人,提前退休3人、调离岗位1人;县市区领导班子副职5人,革职1人,其余或改任非领导职务、或提前退休、或调离岗位。
该市将这19名干部分为六类:不敢担任、履职不力,如某学院副院长,分担作业排行长时刻靠后;看摊守业、热情衰退,如某市直单位局长1年内5次调整班子成员分工;人岗不相适,如某办理局局长,对员工诉求屡次搪塞、民怨很大;
风格不实、
大众认可度低,如某单位副会长,对职务组织不满意,作业长时刻不在状况;组织观念淡漠,如某单位副主席、80后干部个人修养较差,常常和班子成员闹无原则胶葛;律己不严、规范不高,如某副局长揭露宣布不负责任言辞、不如实填写个人事项。
据介绍,为保证察实绩促担任,市委派出6个专项查核组,用两个多月时刻,对全市139个县级领导班子、1325名班子成员、2967名市直和县市区正科职领导干部进行了查核,查核采取先考后核、两轮说话、归纳研判、同步调整、盯梢办理的闭合路径,构成了解决不适合担任现职干部“能下”疑问的“宜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