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墙体广告 运用什么药物应由病情而定,而不是以
医院的收益为取舍。无论中医药100%报销能否“防止患者不愿意出院”,能否出院不但取决于患者的意愿,更应服从医生的诊疗计划。
4月12日,国度卫计委例行发布会约请
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引见
甘肃特征的医改经历。据刘维忠引见,
甘肃医改的思绪突出“减少病人”的目的, 医改措施均盘绕此目的展开。为了引导
甘肃城乡居民运用中医药,
甘肃的中医药完成了100%报销。刘维忠说,西医的诊疗费里包括了耗材费,患者花了更多的 钱,可医生和
医院得到的利润反而更低。(《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3日)
提起刘维忠,很多网民都不生疏——2011年,时任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的他,由于在微博上发布中医药方、推行“猪蹄食疗”而引发争议,以至因而得 名“猪蹄厅长”。面对质疑,刘维忠表示:“既然是上微博,那就得把架子放下来,没人敢骂你,那不对。我50多岁了,就想干点事儿。”5年时间过去了,刘维 忠事必躬亲着“想干点事儿”的心愿,仅此一点,足以博得尊重。
虽然如此,“中医药完成100%报销”还是让人觉得到一丝异常。医保报销是有一定比例的,何以唯独对中医药大开绿灯呢?刘维忠表示,中医诊疗就 能防止患者不愿意出院的问题,进而提升
医院的效益。其实,这些问题本来就不是医保报销制度所要处理的问题。作为一项根底的社会保证政策,公平才是必需据守 的底线,而这种公平显然应包括不同药物的报销比例。
运用什么药物应由病情而定,而不是以
医院的收益为取舍。无论中医药100%报销能否“防止患者不愿意出院”,能否出院不但取决于患者的意愿,更 应服从医生的诊疗计划。完成中医药100%报销之后,势必会有人出于经济思索选择开药而不是住院。但是,仅凭药物治疗能否能起到控制病情的效果呢?假如因 此而贻误病情,又当如何应对?在医保报销目录中为中医药网开一面,看似是一种特殊照顾,实践上是将医患双方都置于一种愈加风险的境地。退一步说,“减少病 人”的医改目的没有错,但完成这样的目的并不一定要以将患者“赶出
医院”为手腕。
2008年到
甘肃省卫生厅任职之后,刘维忠就制定了一条中医特征的
甘肃医改之路,其自己也一再成为言论关注的焦点人物。从回应医务人员打通“任 督二脉”,到推行“猪蹄食疗”治疗尘肺病,再到在微博上发布个人搜集的各类中药偏方……刘维忠乐此不疲地推行中医。作为一名政府官员,“中医粉”刘维忠堪 称个性鲜明。不过,他的这种个性能否为中医所需求,恐怕仍需打上一个问号——固然刘维忠屡次表示“推行中医没有遗憾”,但他留给中医更多的似乎只是争议, 这次同样不例外。
国度卫计委在例行发布会上推介
甘肃特征的医改经历,无疑是对
甘肃医改的极大肯定。无论是从2013年开端大病调查和干预,还是在疾病谱的根底上 展开盛行病学调查,
甘肃卫计委都付出了积极努力,获得了良好效果。但是,“中医药完成100%报销”这个小小插曲,却给人留下了争议的空间。改变传统医学 日渐式微的现状,需求潜心研讨,由此不只应摒弃妄自绵薄,而且应防止夜郎自大。对中医药文化而言,任何“傲慢与成见”都意味着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