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铁皮石斛正成为我国中药产业的一个热点。
浙江是全国铁皮石斛主产区之一,因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我省各地竞相发展的农业产业,种植面积扩张很快,但市场上良莠难辨,甚至出现局部无序竞争的现象。
为此,省政府参事室专门组成调研组,赴
杭州、
金华、
温州、
台州等地调研,与省级有关部门座谈研讨,并学习借鉴
吉林省大力发展人参产业的经验做法。
台州路桥一家农业
公司员工正
浙江墙体广告在护理铁皮石斛,这种采用“立体自然种植法”种植的铁皮石斛,其品质和功效接近野生铁皮石斛。 叶晓光 摄
大家形成的共识是:铁皮石斛确是一个大有前途的健康新兴产业,有能力实现
吉林人参那样千亿元的产业规模,为我省建设生态高效农业、中医药强省和健康产业大省作出贡献。
千百年来,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人们会想方设法从悬崖峭壁上采来“仙草”,将汁液喂入生命垂危的病人口中,令其起死回生。这株仙草,便是我国最珍贵的中药材之一——“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在业界享有“北人参南枫斗(铁皮)”的美誉,主要分布于
浙江、
安徽、
云南、
贵州等省份。
浙江,作为铁皮石斛的主要产地,既具有发展这一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政策、体制等方面的瓶颈。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应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管理政策、品牌标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努力打造
浙江铁皮石斛的千亿产业。
“仙草”为何这样“红”?
浙江种植铁皮石斛的
浙江墙体广告传统由来已久。明清时代的《本草纲目》、《本草易读》都记载,在各地出产的铁皮石斛中,“以
浙江温、台者为贵”。近年来,我国第一个“铁皮石斛之乡”诞生在
温州乐清市,第一个铁皮石斛地理保护标志落户
金华武义县。
然而,由于生长条件苛刻、自然产量稀少,加上过度采挖,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铁皮石斛被列为世界濒危保护植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品种选育、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至2014年,我省共有铁皮石斛基地100余个,面积3万余亩。另外,我省多
浙江墙体广告家企业还在
云南、
贵州等地建了4万多亩的种植基地,带动了全国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石斛加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全省共有以铁皮石斛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及
药品生产企业20余家,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文号48个,初步形成了天台、乐清、
金华、
杭州等产业集聚区,2014年铁皮石斛产业产值40亿元,占全国的70%以上。
目前,我省还成立了铁皮石斛产业协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斛博物馆等服务性组织,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