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百花齐放好产业 群众增收好前景—— 锦屏县立足资源禀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速写

百花齐放好产业 群众增收好前景—— 锦屏县立足资源禀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速写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0年09月01日 11:09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贵州凯里门头店招


锦屏县通过转观念、调结构、促发展等方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多业并举促增收,如今已形成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走进锦屏县启蒙镇归固村稻花鱼基地,一条条活蹦乱跳、肥美的稻花鱼在稻田里穿梭。

“稻花鱼生态营养,鱼质鲜美,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做腌鱼,同时还可以制成鱼干,是地地道道的‘舌尖上的美食’。自己生态养殖的30亩稻花鱼至今已收获500余公斤,要忙活一段时间咯。”归固村主任龙昭稳一边忙着在自家的稻田里捉鱼,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推开,该村立足本村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传统稻花鱼特色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农户”模式,全力做好全村稻花鱼产业规划、项目申报、技术培训和服务等工作,实现农民增收与产业规模同步提升,逐步走上了一条产业化、特色化、商品化的发展路子。

据悉,2020年该村在扶贫产业的推动下,有282户养殖稻花鱼,其中建档立卡128户。除稻花鱼产业外,该村还因地制宜发展魔芋30亩、佛手瓜30亩、生态鹅700羽等,进一步扩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扩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在距离归固村60公里以外的平秋镇石引村,农林果蔬合作社也是一派忙碌景象。

“每天能赚80元,都是手上的活,做起也轻松。”石引村村民吴杏江说,今天是她到基地采摘豇豆的第4天,像吴杏江一样每天到基地摘豇豆的妇女还有10余名,她们从豇豆的管理到成熟一直都在基地务工。

平秋镇作为锦屏县西北部海拔相对较高的乡镇,气候冷凉,适宜发展的产业比较少,而今年通过发展高山冷凉蔬菜赢得了丰收。

今年,平秋镇以石引村合作社为总社带动全镇8个村发展黄豆、豇豆等蔬菜种植1000余亩,带动群众就业200余人。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的方式得到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石引村合作社种植豇豆10亩、苦瓜5亩、毛豆150亩。目前豇豆、苦瓜正处于盛产销售阶段,采摘期一个多月,日采摘总量500多公斤。

如今,在锦屏大地,从产业基础好的乡镇到高寒偏远的村寨,播种快乐,收获喜悦,浸润在秋日的和风里,谱写出一幅繁忙和谐的秋景图。

在锦屏县固本乡集镇上的乡级合作联社里,热闹繁忙,工人正忙着称重各村运来的中药材。药材加工流水线上,清洗、分拣、入烤箱,忙而有序;交易市场上,包装精美、自主研发的中药材产品整齐摆放在货柜展示区。

“现在正是吴茱萸采摘季,趁好天气,赶紧组织村民到基地采摘,务工费每天80元,一天工夫就收了550多公斤,销路也不用发愁,晒干后,一个电话,乡级合作联社上门收购!”固本乡晚娄村民委主任龙彩红说。

“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劳务费,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钱,还能照顾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晚娄村贫困户谢银兰笑开了花。

像谢银兰这样,放弃外出打工,到基地务工的妇女,该乡还有400余人。

近年来,锦屏县立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以“人有业、户有社、村有品”为目标,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重点发展中药材、油茶、蔬菜、食用菌、石斛、养鹅、苗木代培以及“短平快”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等模式,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从根本上实现扶贫造血,并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截至6月底,全县种植铁皮石斛1.12万亩,林下套种中药材10.53万亩,山核桃种植面积3.7万亩,油茶种植面积9.1万亩;商品鹅存栏达35万羽,商品鹅出栏20万羽;全县建有鱼种场8个,总场面积280亩,年产鱼苗30万斤,投放稻田综合种养苗种62万斤,小龙虾投苗5000斤;全县水果面积7.7824万亩。


相关资讯

广告咨询